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更多信息

中心领导
中心领导

李安晋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主任


中心领导

张瑞革

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故居新闻 > 新闻详情

文物故事 | 《鸿雪因缘》

宋庆龄故居珍藏着这样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一本汇集了包含沈钧儒等国民政府要员、民主党派领袖在内的当时名流贤达亲手创作的书画册页,它就是宋庆龄送给美籍华人杨孟东的纪念册《鸿雪因缘》。


那么,宋庆龄与杨孟东之间有着怎样的渊源呢?这本纪念册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杨孟东的叔父杨仙逸,在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成立大元帅府时期曾任航空局局长,领导设计组装了中国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这架飞机以宋庆龄的英文名“洛士文”命名。

1942年,杨孟东担任中印缅战区总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副官,来到重庆参加抗日战争。此时,宋庆龄在重庆开展保卫中国同盟的工作。在一次招待会上,宋庆龄得知杨孟东是杨仙逸的后辈,两人一见如故,以姐弟互称。每次杨孟东从前方回到重庆,宋庆龄都会给他做夏威夷美食——木炭烤鱿鱼。

在远征缅甸期间,杨孟东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严酷考验。他常常收到宋庆龄的来信,有关心,有鼓励。在一封信中,宋庆龄对杨孟东说:“我不能上前线,你要为我多打几个敌人。”对杨孟东来说,这些信件则是“正义的火把、光明的剑”。

当时,宋庆龄领导的保盟募集到一台大型X光机,由于当局的封锁,加上设备本身又大又重,迟迟难以运往延安。在杨孟东的帮助下,宋庆龄获得史迪威将军的大力支持,最后成功将其运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1944年,杨孟东奉命离开中国。为了表达对这份友谊的珍重和纪念,宋庆龄寻访了战时重庆的19位社会各界知名人士题字作画,希望他们能够共同表达对杨孟东这样一位对中国抗战作出贡献的华裔美军上校的良好祝愿。



宋庆龄将这些字画汇集于一本纪念册,并请沈钧儒题写封面的“鸿雪因缘”四个字。“鸿雪”语出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鸿雪因缘”用来比喻虽然人生无定,但是昔日友谊永存。

1945年5月,宋庆龄完成了这本纪念册,并写了一封信,托人一同带到美国送给杨孟东。信中说:“我总算为你完成收集名家题词册页,我希望你像我一样喜爱它。这本题词册页掇集了当今最好的学者和诗人们的书法及诗作,望妥善珍藏。”杨孟东收到纪念册之后深为感动,他说:“这些字画且不说都出自名人之手,单就宋庆龄这番心意,我也没齿难忘。”

2009年,杨孟东去世。2010年,他的夫人、80余岁的杨海伦女士专程从美国来到北京,将《鸿雪因缘》捐赠给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她说:“这本纪念册应该属于中国。”

宋庆龄以其特殊的身份和坚强的意志,广泛团结、推动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共同加入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从这些珍贵的诗词、书法、绘画和木刻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宋庆龄与杨孟东深厚的友谊,并且,我们相信在民族独立解放和人类和平进步的大义面前,不同阶级、阶层、党派、团体、民族、宗教的人们,不同国家、种族的人们,可以摒弃前嫌,抛弃偏见,紧密团结起来,结成命运共同体,携手应对人类共同的挑战。